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37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3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新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3734
  • 国内刊号:11-285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第2期文章
  • 丹酚酸B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

    目的:研究丹酚酸B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及工艺,并对影响累积释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确定优处方.结果:促渗剂的种类及剂量、聚乙二醇的种类及剂量、包衣增重对累积释放度有显著影响,片芯硬度、释药孔径、释放介质及转速对累积释放度无显著影响.结论:丹酚酸B渗透泵控释片在12h内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r=0.9931),药物累积释放比较完全(>92%).......

    作者:刘睿;刘志东;高国义 刊期: 2010- 02

  •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穹隆海马伞切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突触生长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iridoidglycoside,CIG)对脑损伤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穹隆海马伞切断(Fimbria-fornixtransaction,FFT)制备机械性脑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灌胃给予CIG(20,60和180mg·kg~(-1))21d,应用避暗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然后立即取脑,采用免疫组......

    作者:丁月霞;张丽;叶翠飞;王文;李林 刊期: 2010- 02

  • 神经生长因子鼻腔给药对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s,NGF)鼻腔给药对于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致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自主活动实验和滚筒实验研究动物的行为表现,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观察脑纹状体多巴胺的变化,检测纹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的活......

    作者:张慧楠;蒲小平 刊期: 2010- 02

  • rhBMP-7对腺瞟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防治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rhBMP-7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rhBMP-7预防组、rhBMP-7小、大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300mg·kg~(-1)·d~(-1)用腺嘌呤灌胃,rhBMP-7预防组在灌胃的同时按300μg·kg~(-1)隔日腹腔注射rhBMP-7.在d35各组停止灌胃并处死正常组、模型组、rhBMP-7预防组......

    作者:迟名锋;韩金祥;王世立;郑秀峰;苑广盈 刊期: 2010- 02

  • 利多卡因丝素蛋白双层膜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制备盐酸利多卡因丝素蛋白双层膜,并研究其体外释放、透皮吸收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以甘油为增塑剂,制备丝素蛋白甘油双层膜;以渗透促进速率为指标,均匀设计优化双层膜中处方工艺;与单层膜比较,考察了丝素蛋白双层膜的释放性能;考察利多卡因丝素蛋白双层膜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丝素蛋白双层膜的体外释药和透皮吸收均符合Higuchi方程,丙二醇为2.0%,氮酮为1.6%的复合透皮促进剂可明显促进药物的透皮......

    作者:吴莉;周欣颖;张学农 刊期: 2010- 02

  • 二氢吡啶载体介导的他克林前体药物合成及靶向性研究

    目的:合成以他克林(THA)为原药的化学传输系统,证实其有脑靶向性.方法:将THA与氯乙酰氯连接,再与烟酰胺成季胺盐,后将其还原成二氢吡啶载体介导的前体药物.结果:用NMR,MS等方法对前药进行结构表征鉴定.前药分子脂溶性比THA大,体内外实验各组织药物浓度监测显示脑组织匀浆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匀浆.结论:合成的二氢吡啶载体介导的前体药物脑内药物浓度高于外周,预示着有良好的脑靶向性.......

    作者:瞿鼎;杨铁虹;张邦乐;宦梦蕾;梅其炳 刊期: 2010- 02

  • 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多药耐药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等外向转运蛋白的抑制作用使其可能成为肿瘤多药耐药调节剂.文中分别对黄酮类化合物对ABC家族转运蛋白抑制作用的研究概况、作用机制以及构效关系进行综述,为肿瘤多药耐药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杨帆;刘艾林;杜冠华 刊期: 2010- 02

  • 新型经皮渗透促进剂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角质层(stratumcorneum,SC)是皮肤给药的主要屏障,无论是局部经皮的皮内给药还是经皮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作用都必须克服SC的屏障作用.但绝大部分药物都难以有效地透过SC,在众多克服SC的方法中,化学渗透促进剂(chemicalpenetrationenhancers,CPE)的应用广泛.除传统的醇类、亚砜类、脂肪酸类、酯类、氮酮、多元醇类等,又发现或合成了许多新型高效的促进剂.文中......

    作者:袁园;张莉;陈晓 刊期: 2010- 02

  • 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在肿瘤、病菌的化学治疗中都是重要靶点,已有多种抑制剂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对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机制和抑制剂的耐药机制的不断阐明,人们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抑制剂,其中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抑制剂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对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介绍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康从民;张德华;孙宗彬;王新字 刊期: 2010- 02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PCI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冠心病行PCI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83)和对照组(n=77),对照组于PCI后给予常规用药,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检测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全血粘度......

    作者:赵然尊;樊启财;石蓓 刊期: 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