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37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3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新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3734
  • 国内刊号:11-285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新药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归元片对小鼠甲基苯丙胺行为敏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归元片对甲基苯丙胺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观察归元片对小鼠自主活动及甲基苯丙胺急性活动增强效应的影响.小鼠慢性甲基苯丙胺处理,建立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行为敏化小鼠模型,观察归元片对甲基苯丙胺行为敏化获得和表达的影响.结果:归元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小鼠的活动性,对甲基苯丙胺的急性高活动效应有抑制作用.归元片阻断小鼠甲基苯丙胺行为敏化的获得和表达.结论:归元片对中枢神......

    作者:邹凤;梁建辉;杨征;范明 刊期: 2004- 02

  •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Z24对人HepG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利用芯片技术观察Z24对人HepG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抽提细胞RNA,利用荧光标记ddUTP逆转录制备cDNA探针,与毒理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并对Cy3,Cy5荧光信号做扫描分析.结果:Z24处理实验组细胞呈现凋亡形态;芯片扫描显示在IC20浓度情况下,Z24作用HepG2细胞有15个基因发生显著的......

    作者:王全军;吴纯启;余寿忠;廖明阳 刊期: 2004- 02

  • 黄连厚朴丸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腹泻和呕吐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连厚朴丸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腹泻和呕吐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乙醇、氢氧化钠、吲哚美辛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小鼠番泻叶致泻模型和家鸽呕吐模型.结果:黄连厚朴丸不同剂量均有抗盐酸乙醇、氢氧化钠、吲哚美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促进小鼠小肠水分吸收,明显减少番泻叶致小鼠腹泻的湿粪数;并能明显减少硫酸铜致家鸽呕吐次数.结论:黄连厚朴丸有保护胃黏膜损伤、止泻和止呕作用.......

    作者:潘怀耿;李茹柳;李卫民;徐颂芬;叶富强;陈蔚文 刊期: 2004- 02

  • 白色念珠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已成为临床长期用药治疗的一个突出性问题,目前认为白色念珠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的变异和高表达、多药耐药蛋白对真菌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作者:曹永兵;徐铮;张军东;姜远英 刊期: 2004- 02

  • 抗真菌药物的创新设计研究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套集分子设计、化学合成和分子筛选三大系统为一体的抗真菌药创新设计体系.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药效构象搜寻、3D-QSAR研究,建立了抗真菌药物与受体作用模型,预测设计高活性化合物;另一方面,根据抗真菌药靶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的已知序列,采用同源蛋白模建技术构建其三维结构,再通过药物-靶酶对接研究,确定活性位点,设计与活性位点佳匹配的活性化......

    作者:盛春泉;张万年;季海涛;宋云龙;张珉;姚建忠 刊期: 2004- 02

  •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包括抗真菌抗生素与合成抗真菌药.还概述了开发中的新药.......

    作者:张致平 刊期: 2004- 02

  • 国外治疗念珠菌阴道炎外用药物研究进展

    通过Medline等文献检索,综述了国外治疗念珠菌阴道炎外用药物的发展概况、各类药物的主要特点、选用药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美国1997年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15种常用处方,包括3种口服药处方及12种外用药处方.......

    作者:陶忠华 刊期: 2004- 02

  • 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性问题的日趋严重,研究开发安全、新型和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抗真菌药物根据其作用靶位分为抑制真菌细胞膜、细胞壁、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及抑制电子传递等5种类型.现从这5个方面对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抗生素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殷瑜;黄为一;陈代杰 刊期: 2004- 02

  • 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甲真菌病52例的近期疗效

    目的:观察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甲真菌病的近期疗效.方法:甲根未受累的患者单用阿莫罗芬甲涂剂外涂患处,每周1次,共6个月;甲根受累的患者采用外涂阿莫罗芬甲涂剂,每周1次,共6个月,同时联合口服伊曲康唑200mg,bid,每月服药1周,指甲真菌病患者服药1月,趾甲真菌病患者服药2月.结果:单用阿莫罗芬甲涂剂对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甲根未受累的甲真菌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治愈率分别为:远端侧位型54.55%,浅表......

    作者:杨桂兰;李静;陈志强;杜华;王洁;刘海燕;冯华;李遇梅;高建明;姚煦 刊期: 2004- 02

  • 咪喹莫特乳膏Ⅰ期临床试验

    目的:观察健康志愿者对咪喹莫特乳膏的耐受性.方法:进行随机自身对照研究.共选择了24例成年志愿者,分4个剂量组.咪喹莫特乳膏单剂量组(3%,5%和7.5%)和咪喹莫特乳膏(5%)多剂量组隔日1次,连续3次外用于一侧大腿内侧,另一侧大腿内侧外用赋形剂.结果:所有剂量组均有很好的耐受性,仅有1例受试者出现了轻微烧灼感,1例出现轻微瘙痒.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3%,5%和7.5%的咪喹莫特乳膏的安全性和......

    作者:刘跃华;刘方;王家璧 刊期: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