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37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3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新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3734
  • 国内刊号:11-285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新药杂志2009年第14期文章
  • 重组人CTLA4Ig在猕猴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单克隆抗体CTLA4Ig经静脉单次给药后在猕猴体内的药动学过程,评价剂量与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9只猕猴分为3组,3组分别单次给药(50,10和2mg·kg-1),按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中CTLA4Ig的浓度,根据非房室统计矩模型用WinNolin药代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猕猴分别静脉单次注射高、中、低(50,10,2mg·kg-1)......

    作者:李佐刚;林碧蓉;闻镍;汤瑶;孙旭;于敏;李保文;王秀文;王军志;李波 刊期: 2009- 14

  • 异钩藤碱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DDP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

    目的:探讨异钩藤碱对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A549/DDP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异钩藤碱对A549细胞和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MTT法检测顺铂(cisplatin,DDP)、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对A549,A549/DDP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加用异钩藤碱时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钩藤......

    作者:周于禄;唐铭翔;刘世坤 刊期: 2009- 14

  • 壳聚糖-g-水杨酸的药理活性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接枝率壳聚糖-g-水杨酸的药理活性,为发现水杨酸或阿司匹林的替代药物提供基础化合物.方法:以水杨酸和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接枝率壳聚糖-g-水杨酸的抗炎、镇痛和抗凝血作用,以此评价壳聚糖-g-水杨酸与原药的药理活性差异.结果:在主药阿司匹林浓度相等情况下,壳聚糖-g-水杨酸的抗炎活性和抗凝血活性与阿司匹林相当,即时镇痛作用弱于阿司匹林,长效镇......

    作者:武雪芬;崔晓鸽;李合平;孙德梅;李桂兰 刊期: 2009- 14

  • 土荆芥油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土荆芥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MTH-SMEDDS)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测定土荆芥油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及自微乳化制剂中土荆芥油的相分布,考察释放度实验方法、释放介质、不同制剂组成比例对于药物释放特性的影响,并对释放曲线进行了方程拟合.结果:MTH在pH6.8的缓冲液中油水分配系数大,且主要分布在乳剂的界面层.同一处方在人工胃液(含1%聚山梨酯80)中,以总体液平衡反相透析......

    作者:张悦;吴忠斌;陈建明 刊期: 2009- 14

  • 分光光度法与吸附质量法测定大黄鞣质含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吸附质量法测定鞣质含量的区别,并对现行药典收载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为完善和优化鞣质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大黄为研究对象,比较现行的分光光度法和经典的吸附质量法检测鞣质含量的差异;参考并比较欧洲药典、以及我国食品检测国家标准收载的鞣质含量测定方法,对现行收载的方法进行改进.结果:现行的分光光度法与皮粉吸附质量法测定的大黄鞣质含量结果差别显著,前者的结果比后者小2~3倍.结......

    作者:王伽伯;肖天资;赵艳玲;张进;肖小河 刊期: 2009- 14

  • 萘普生微乳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

    目的:用聚山梨酯-80、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水和2种助表面活性剂乙醇、丙二醇制备萘普生微乳,并对其进行体外经皮渗透性能考察.方法:用光散射粒度仪测定微乳的粒径,电子透射电镜观察微乳的形态.用药物渗透扩散仪测定萘普生微乳的透皮速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萘普生含量.结果:所制萘普生微乳符合微乳的基本特性,且在贮存条件下稳定.萘普生微乳的透皮行为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载药量增大,微乳的透皮能力加快......

    作者:田青平;李鹏;徐珍;李菁;谢茵 刊期: 2009- 14

  • 鞣质的研究进展

    鞣质特别是药用植物中鞣质,日本的奥田拓男教授及其他研究者30年前开始着手进行研究,至今已分得数百种鞣质.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提取分离手段和波谱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外鞣质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迅速,新发现的鞣质类化合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广都超过了以往的总和,并且发现了一大批具有生理活性的鞣质类化合物,为其研究开发开拓了全新的视野.文中对2000年以来国内外对鞣质类化合物特别是具有生理活性的鞣质......

    作者:冯卫生;臧新钰;郑晓珂 刊期: 2009- 14

  • 胃内膨胀型制剂的研究进展

    胃内膨胀剂型制剂是指通过体积膨胀,使制剂不能通过胃幽门而停留在胃内,从而延长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增加药物在胃内吸收的制剂.随着药物的释放,制剂通过不断溶蚀而体积变小后排出胃.胃内膨胀型制剂属于胃内滞留制剂的一种,此类制剂符合缓控释制剂的要求,增加药物在胃部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文中根据胃内膨胀型制剂的研究概况、制剂特点、释药原理和体内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对胃内滞留制剂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唐宇;罗杰英;王文苹;刘姹;贺福元;杨大坚 刊期: 2009- 14

  • 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治疗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LAIR)在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痊愈率和复发率.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院LAIR治疗3个月且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每隔3个月随访1次,直至患者复发或脱落;对患者入组前3个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疗效指标为临床痊愈率和复发率、CGI-S和PSP.前瞻性观察中患者接受门诊常规治疗,研究者不干预患者治疗.结果:共纳入41例......

    作者:宁布;刘向欣;全东明;林勇强;冯梅珍;刘武汉;贾福军 刊期: 2009- 14

  • 吉非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的特点及对策.方法: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结果:疗效分离现象可见于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骨和或脑转移患者,1例原发病灶疾病控制而骨转移病灶进展患者继续吉非替尼治疗临床获益.结论:在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疗效分离倾向为常见现象,目前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及治......

    作者:张侠;宋飞翔;阮新建;李红英;贾志凌;于忠和 刊期: 200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