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37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3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3734
- 国内刊号:11-285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19F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19F谱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吉非替尼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19F核磁共振定量法,以4-氟肉桂酸为内标物,使用500M核磁共振波谱仪,在25℃恒温下采集样品的19FNMR(氟核磁共振)谱.结果:测得吉非替尼含量结果为99.07%,与质量平衡色谱法所得结果(99.29%)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立的氟核磁共振定量法的精密度与重复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吉非替尼绝对含量的新方法准确、高效......
作者:吴迪;陈华;王腾;周晓力;宋永吉;刘博 刊期: 2017- 19
-
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
目的:对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肉桂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加成、还原、烷基化、氨解,得苯基吡拉西坦.结果:反应收率高可达40.4%,产品质量合格.结论:该制备方法缩短了合成步骤,简化了操作,提高了产品收率,为神经系统用药苯基吡拉西坦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沈思思;刘九知;陶芳 刊期: 2017- 19
-
红细胞膜包裹PLGA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毒性及药物释放初探
目的:制备红细胞膜包裹PLGA纳米粒(RBC-NP)并进行结构表征、稳定性及体外毒性和药物释放的探究.方法: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纳米粒(PLGANP);脂质体挤压法制备红细胞膜和RBC-NP;MalvernZS90测定粒径和分散系数;透射电镜(TEM)观察RBC-NP的形态.将DiOC18(3)载入RBC-NP和PLGANP,探究二者的药物体外释放特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比较R......
作者:孙雅楠;张秀梅;马欣;阙晓;苏靖;邱明丰 刊期: 2017- 19
-
非诺贝特对胆汁酸代谢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小鼠肝脏及肠道胆汁酸调控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组)、模型组(HFD组)和非诺贝特给药组(HFD/FF组).模型组及非诺贝特给药组持续给予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给予16周后,给药组给予非诺贝特35mg·kg-1.对照组持续给予普通饲料.给药时间22周.取肝脏组织HE染色,测定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
作者:何芋岐;吴迪;凌蕾;杜艺玫;周若雨;李伯达;王玉和;鲁艳柳 刊期: 2017- 19
-
尼非韦罗微乳热敏凝胶对小型猪阴道黏膜炎症刺激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尼非韦罗微乳热敏凝胶(NFVR/ME-TISG)对小型猪阴道黏膜的炎症刺激性.方法:将9只雌性小型猪随机分为基质凝胶组、NFVR/ME-TISG组(25mg·d-1)和壬苯醇醚-6(N-9)凝胶组(25mg·d-1).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后12d,开始阴道给药5mL·d-1,连续7d,给药前和末次给药后24与72h,收集阴道灌洗液(cervicovaginallavages,CVL),流式细......
作者:田芳;王玉柱;黄超;夏敏杰;职瑞娜;孙冰;丁训诚;周新初;李卫华 刊期: 2017- 19
-
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与β淀粉样蛋白的关系
线粒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时刻处在分裂和融合的动态循环中,通过动力学过程发挥其功能.打破线粒体动力学平衡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出现障碍,如ATP产生减少,活性氧物质累积等,这些都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密切相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一大重要病理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沉积,有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参与并影响了线粒体动力学的调控.因此研究线粒体动力学分裂融合的调控机制,尤其是线粒体分裂与β淀粉样蛋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到治......
作者:杨瀚宇;王璐;臧彩霞;鲍秀琦;张丹 刊期: 2017- 19
-
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在生物化学(蛋白质、肽和核酸)、环境保护、医药研究等方面应用广泛.该技术不仅具有HPLC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效能、仪器自动化等特点,而且还具有MS的高专属性、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分析速度快和强大结构测定的优势.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发展,HPLC-MS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必将在未来多个重要领域的检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脂肪酸(fattyacids......
作者:赵美娜;段佳林;牟菲;蔺瑞;奚苗苗 刊期: 2017- 19
-
丹参主要活性成分体内代谢途径及产物研究进展
应用丹参治疗疾病在我国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A及B、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紫草酸、咖啡酸等)和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ⅡA、ⅡB和隐丹参酮等).本文对丹参主要活性成分的代谢途径及产物进行综述,为阐明丹参的体内作用过程、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药动学参考.......
作者:蔺瑞;段佳林;牟菲;边海旭;赵美娜;文爱东;奚苗苗 刊期: 2017- 19
-
应用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评估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
目的:建立群体药动学(PPK)-药效学(PD)模型评估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效应,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收集14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行HDMTX化疗的临床资料.以MTX血清药物浓度作为药动学指标,化疗5d后的白细胞计数减少率作为药效学指标,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建模法进行数据分析.药动学模型选用二房室开放式模型,药效学模型选用带效应室的Sigmoid-Emax模型......
作者:汪洋;叶琦;张华年;徐华;李思婵;许琼;陈渝军;李晖 刊期: 2017- 19
-
2种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的临床生物等效性评价
目的:比较2种生产基地来源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II-Fc)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特征,并评价二者的相似性.方法:24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进行随机、开放、双周期两制剂交叉试验,采用经方法学验证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中药物浓度.WinNonlin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PK参数,并参照生物等效性标准评价受试品......
作者:董立厚;韩敏;樊晓东;谢新遥;王变珍;陈方;邹佳;付洁;陈方青;欧伦;宋海峰 刊期: 2017- 19
动态资讯
- 1 澳特斯小儿止咳露镇咳祛痰疗效与安全性
- 2 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3 对我国罕见病与罕用药界定的思考
- 4 基底细胞癌新型治疗药物vismodegib
- 5 白藜芦醇和芦丁对人单核及多核白细胞分泌IL-8和IL-6的抑制作用
- 6 酮洛芬的合成
- 7 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Ⅰ期人体耐受性临床研究
- 8 美国药品审评正式争议解决程序评介及对我国的启示
- 9 针对分子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 10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及靶点的研究进展
- 12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及其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 微核试验初步评价芦荟提取物的遗传毒性
- 14 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病的研究
- 15 试论药物临床研究中未成年人受试者权益保护
- 16 短穗兔耳草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黄嘌呤氧化酶和肾脏尿酸转运体的影响研究
- 17 我国药物创新战略背景下数据保护制度的政策选择
- 18 喜炎平注射液与15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 19 欧洲药品管理局复方药物非临床评价技术要求
- 20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