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37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3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新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3734
  • 国内刊号:11-285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混合设计优化格列喹酮缓释片处方

    目的:优化格列喹酮缓释片的处方,得到佳的缓释曲线.方法:使用混合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使用混合设计预测的处方的验证值和目标值比较,其相似因子f2能够达到70,而且其体外累积释放曲线也符合Higuchi方程和Ritger-Peppas方程.结论:混合设计是一种较方便的实验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药物处方,并预测药物释放.......

    作者:刘波;刘衡;王春龙;马滔;钱云贤 刊期: 2007- 06

  • 新型PPARα/γ双重激动剂C618H抗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新型PPARα/γ双重激动剂C618H的抗2型糖尿病作用.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确证C618H对PPARα和PPARγ的激动活性;通过前脂肪细胞分化实验和降脂实验,进一步明确C618H的PPARα/γ双重激动作用;灌胃给药,观察C618H对db/db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PT-PCR方法研究C618H的作用机制.结果:C618H有较强的PPARα/γ双重激动活性;能够......

    作者:徐成;王莉莉;刘洪英;覃丹;曹颖林;李松 刊期: 2007- 06

  • HPLC法测定米格列奈钙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用HPLC法测定米格列奈钙原料药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为米格列奈钙原料药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提供检测方法,制定质控标准.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1磷酸二氢铵缓冲盐(磷酸调节pH=3.0)-甲醇-乙腈(25:35:40)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流速约为1.0mL·min-1.结果:主峰能与相邻杂质峰较好分离,米格列奈钙的浓度在14-350/......

    作者:张斐;李小敏;许向阳;骆宏鹏 刊期: 2007- 06

  • 离子交换纤维对葛根素动态吸附和解吸的研究

    目的:为了规范中药生产、提高纯度和疗效,开展用离子交换纤维(IEF)提取葛根素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研究IEF对葛根素动态吸附和解吸的机制和行为,来确立IEF提取纯化葛根素的佳工艺参数.结果:研究表明IEF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与上柱液浓度、流速、pH值有关.用乙醇可以将吸附的葛根素迅速解吸下来.结论:用IEF提取、分离葛根素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意义的.......

    作者:刘廷岳;聂素双;蒋亮;彭露婷 刊期: 2007- 06

  • 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糖原磷酸化酶(GPa)抑制剂的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用梯度离心方法提取大鼠肝脏GPa,以葡萄糖-1-磷酸作为底物,通过测定反应中磷酸根的释放量,间接反映肝脏GPa的活性.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调整反应条件,建立96孔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用咖啡因对此模型进行验证,并评价高通量技术参数[Z'-因子(Z'-factor),信号本底比(signaltobackground,S/B),信噪......

    作者:柳军;牛蕤;张陆勇 刊期: 2007- 06

  •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醛糖还原酶活性、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依帕司他(10mg·kg-1d-1)治疗组,模型组和依帕司他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1诱发糖尿病.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晶体和肾脏,测定组织AR活性,观察Bcl-2......

    作者:刘长山;孙丽萍;李兆欣;柳林;王秀军;刘海霞;逄力男 刊期: 2007- 06

  • 格列吡嗪与2种环糊精衍生物在水溶液中包合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水溶液中对格列吡嗪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比较这2种环糊精衍生物(CDs)对格列吡嗪的增溶能力,测定了格列吡嗪在不同温度下的包合稳定常数及相关的热力学参数.结果:格列吡嗪的相溶解度图为AL型.温度升高,包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Kc)减小.结论:格列吡嗪与CDs在水溶液中均可自发形成1:1包合物,......

    作者:张姝;聂淑芳;魏兰兰;吴静;于飞千;潘卫三 刊期: 2007- 06

  • 阿维胶囊的HPLC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阿维胶囊中阿司匹林及维生素C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NH2(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0.02mol-L-1KH2PO4(用磷酸调节至pH值3.5)-甲醇-乙腈(65:30:5).结果:阿司匹林在0.099~0.99mg·mL-1浓度范围内,维生素C在0.0596~0.596m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

    作者:易军;金描真;李晓芳;洪慧;卢丽霞 刊期: 2007- 06

  • 脂化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脂化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的影响.方法:12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80)和对照组(n=40),在饮食控制及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应用Lipo-PGE1(10μg·d-1)或罂粟碱(30mg·d-1)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UAE及血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

    作者:于海;冯玉欣;柳林;程丽霞;张奕 刊期: 2007- 06

  • 糖尿病肾病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及经济学评价

    目的:评价丁咯地尔与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蝌病肾病住院患者病例,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值,并计算两组相应的经济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和血尿酸有统计学差异,前列地尔组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临床疗效优于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组血尿酸下降较前列地尔组明显,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无统计学差异.治疗方案的例均总成本......

    作者:卜一珊;吴疆;李晓琳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