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37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3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3734
- 国内刊号:11-285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制备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hydrochloride,MH)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通过离心造粒法制得MH微丸,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NE30D,RS30D)作为膜控释包衣材料,通过流化床包衣制备MH缓释微丸,并考察不同包衣材料、包衣增重、固化时间、释放介质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离心造粒制得微丸圆整度好,有一定......
作者:秦超;尹莉芳;王广基;许红;周建平 刊期: 2011- 21
-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沙格列汀的药理及临床评价
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是一种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2009年7月31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2011年5月17日,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商品名:安立泽).研究证实,沙格列汀作为单药治疗或与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没有明显的体重改变,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现就其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等做一综述.......
作者:陆菊明 刊期: 2011- 21
-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若干重要理论问题探讨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期待也在不断升温.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要输出的不仅是物质产品,更需要输出的是文化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中医药也迎来了传承与发展的新机遇.本文从文化、属性、发展进程的角度探讨了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土壤,对中医传承的优劣决定了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出中医......
作者:韩培 刊期: 2011- 21
-
糖尿病中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糖尿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历史悠久,历经数十载,从过去辅助治疗地位逐步走上主流治疗道路,取得重要成就.然而,糖尿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相比国内及国际前沿研究发展,中医药研究自身存在诸多不足.文中回顾总结了糖尿病中医药研究的历史及现阶段状况及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希望对糖尿病未来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仝小林;刘文科;甄仲;陈欣燕 刊期: 2011- 21
-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利用经济学模型,评价应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转换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长期经济与健康产出,证明BIAsp30的成本效果价值,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糖尿病CORE模型,计算患者长期(30年)的糖尿病治疗总成本、期望寿命和质量调整生命年.CORE模型是一项已发表的、经过验证和专家评审的、计算机模拟的糖尿病......
作者:李洪超;徐菲;王藩 刊期: 2011- 21
-
1例胰岛素过敏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l例胰岛素过敏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了解胰岛素过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相关治疗建议,与临床医师讨论,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结果:经过胰岛素脱敏治疗,患者使用胰岛素后未再出现不良反应,血糖控制较好.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计成;张海霞;葛卫红 刊期: 2011- 21
动态资讯
- 1 淫羊藿黄酮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机制研究
- 2 雷公藤甲素诱导肝细胞L-02凋亡的机制
- 3 新型中枢兴奋药莫达非尼
- 4 氨酚羟考酮片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 5 氨酚羟考酮片用于骨科严重背痛的临床评价
- 6 口服黄芩素对大鼠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 7 2012年浙江省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病例报告分析
- 8 国产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 9 HPLC/MS/MS联用技术测定全血中的瑞芬太尼
- 10 盐酸奈必洛尔-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11 复方阿司匹林抑制心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24周疗效
- 12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释药和靶向研究
- 13 HPLC法测定舒胆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
- 14 中国临床研究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顶层设计思考
- 15 注射用胡黄连总苷耐受性研究
- 16 农药残留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指南介绍
- 17 重新审视化疗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地位
- 18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赖谷胰岛素
- 19 塞卡替尼的合成
- 20 9-硝基喜树碱单次灌胃给药后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排泄